济宁援疆促进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亮点

2022-08-26来源:山东法制报

原标题:济宁援疆促进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亮点

来源:山东法制报

近年来,济宁市援疆指挥部以山东援疆文旅重点项目—— 英吉沙县非遗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通过加强鲁疆两地非遗文化的交流,促进受援地非遗传承技艺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因地制宜打造非遗特色文旅线路、民宿、景区、文创产品,促进了受援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非遗特色文化游”成为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品牌”,年旅游人数成倍增长,提升了当地群众收入,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注重传承与保护,“双创”打造非遗小镇“新品牌”

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一个县城拥有四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丝路古镇,英吉沙小刀、土陶、模戳印花、达瓦孜四项国家级非遗历史悠久。

济宁市援疆指挥部立足非遗传承技艺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围绕“规划先行、创新驱动、文旅融合、特色鲜明”的定位,通过加强规划资金支持,突出“ 非遗特色小镇”项目定位,设计非遗特色文旅线路,有效破解了“ 非遗技艺传承人越来越少,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品牌宣传和整体规划设计”的问题。投入援疆资金8400 万元,挖掘整合小刀、土陶、模戳印花布等国家级非遗资源,以土陶人家文化产业园、 刀王故居等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整体打造英吉沙非遗特色小镇;投入 260万元,为达瓦孜新选拔非遗传承学员40余名,使非遗绝技后继有人;引导成立非遗技艺协会、制作合作社,建设土陶展览馆、小刀博物馆、十二木卡姆等非遗制作工坊,从事土陶制作、小刀加工的村民越来越多,收入逐年增加;举办非遗文创大赛,研发“非遗特色”文创产品10余种,取得良好市场效益。

强化整体设计与品牌宣传,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济宁市援疆指挥部精心策划“南湖旅游度假区——达瓦孜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土陶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穆孜鲁克湿地——国学书院”特色乡村游、研学游线路,实施非遗村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民宿、网红打卡地等旅游配套项目。 投资1660万建成达瓦孜演艺中心,2021年10月参与举办了鲁喀文化交流展,推动达瓦孜赴山东五市巡回展演、济宁杂技团与英吉沙达瓦孜交流演出,山东、新疆两地省级电视台7次现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过 1000 万人次,使国家级非遗“英吉沙达瓦孜”再次成为旅游新热点,年接待“山东人游喀什”“喀什人游英吉沙”及本地游客突破20万人次。

重点制作推出了“指尖造物——英吉沙土陶”“丝路遗韵——英吉沙小刀”“丝路遗韵——英吉沙达瓦孜”“丝路遗韵——英吉沙模戳印花”等系列专题片、短视频,在新华网、大众网、石榴云等网络平台发布后点击观看近1000 万人次,英吉沙非遗特色小镇品牌在新疆旅游中的热度越来越高。

加强交往交流交融,为非遗传承发展“蓄力”

济宁市援疆指挥部连续两年组织了济宁非遗文化与英吉沙非遗文化交流展,促成济宁杂技团与英吉沙达瓦孜结对,鲁疆杂技在英吉沙达瓦孜非遗演艺中心同台竞技表演;在芒辛镇土陶村,促成泗水柘沟国家级非遗黑陶传承人与英吉沙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阿卜杜·热合曼结对,邀请江西景德镇瓷器制作技艺传承人来英吉沙交流、开展培训,提升英吉沙土陶制作技艺;支持在英吉沙县技工学校开办了土陶艺术专业,招收学生进行专业培训;选拔土陶、模戳印花技艺非遗传承学员赴石河子、乌鲁木齐进行培训,支持达瓦孜选拔培养新学员40余名,为非遗传承发展“蓄力”。在“非遗特色小镇”提升硬件的同时,也为下一步打造“非遗特色”鲜明的文旅融合发展品牌做好了人才储备。

记者 马文青 通讯员 刘继峰